游老師分享(597) : 中國改革開放與工作態度的改變

隨著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的開始, 經濟急促的發展及對外開放的政策, 帶動了國內企業員工對工作的積極性。從1995年開始到2004年, 我主要研究「作業成本管理(ABCM)」, 並與兩位伙伴一起協助一些香港及跨國企業, 設計及建立它們的ABCM系統, 雖然經過前期培訓, 企業管理層都明白此系統的功能及重要性, 但我們發現本地企業在實施這系統的積極性, 反而沒有國內企業管理層那麼主動及殷切。例如在2000年, 當我們與「可口可樂」上海生產企業的財務總監, 約定好建立它們首個ABCM試點模型之際, 他便立即要求我們下週在位於浦東的廠房進行兩天的職員培訓。之後在短短兩天之內, 他的秘書已經為我們三人安排好從香港直飛上海的機票、酒店的訂房及從浦東機場往返酒店及廠房的專車。 2001年夏天, 深圳大亞灣核電廠的香港合作伙伴中華電力公司, 邀請我們協助深圳大亞灣核電廠, 建立它們首個ABCM試點模型。同樣地當與核電廠副總經理面談一次之後的週末, 我們已經在核電廠的行政大摟內, 為40多位部門經理進行兩天的培訓, 並在核電廠職員宿舍住了一晚。

回想自1975年8月高考成績未能獲得香港大學取錄, 我整整等待了30年, 到2005年8月才有機會進入香港大學, 而且成為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HKU SPACE) 會計學部主任, 所以我非常珍惜這個天賜的良機, 下定決心竭盡所能服務香港大學的學生。管理會計學部50多個課程及40多位全職員工, 應付無數內部及對外的會議並非易事, 我得依靠下屬同事與我分擔。從1999年開始, HKU SPACE已經與北京清華大學合作開辦全日制國際會計文憑課程, 畢業生可以銜接澳洲Curtin大學的會計學學士課程。 課程採用香港同一個課程的學制及內容, 並且完全使用英文教材及以英語授課。 而大部份老師都是從香港飛往北京清華大學授課的。 學員來自中國各地的高考畢業生, 他們可以住宿在清華大學的學生宿舍, 並使用大學內的設施(例如圖書館、體育館、飯堂等) 。 HKU SPACE北京教學中心, 在清華大學校園內設有一個大約300平方呎的辦事處, 主任是王建田老師, 另外有三位全職員工。 身為會計學部主任, 我要負責這個北京的會計學文憑課程。由於這個全英語學習的會計學文憑課程難度頗高, 所以招生未如理想。 在我加入之前, 此課程已經連續虧損三年, 因此學院給我的其中重要使命之一, 就是擴大北京會計學文憑課程的生源, 爭取自負盈虧。 在我上任後的第五日, 我便隨兩位副院長赴北京了解北京教學中心的運作。 原來我與王建田老師以前在深圳有一面之緣, 彼此重逢後合作十分投契。王老師提出向一些正在內地興起的私立外語中學的高中學生宣傳我們的會計學文憑課程, 這些高中生的英語水平比較高, 而且家境比較富裕, 所以入讀機會相對亦比較高。 我十分贊同王老師這個建議, 並希望找幾個試點看看成效如何。 在2005年9月中, 王老師與我一起乘火車三個半小時, 從北京往河北省石家莊市訪問第43中學, 是當地有名氣的半私立外國語學校。 我們與校長及副校長談了兩天, 他們終於與我們定下一個招生計劃及時間表, 讓我們招收該校一批應屆畢業的高中三學生, 於2006年1月學期往HKU SPACE北京教學中心, 開始修讀會計學文憑課程。 之後, 我和北京教學中心的同事三次到訪石家莊市43中學, 會見學生家長及安排招生事宜, 包括進行入學英語筆試及口試。 終於, 在2006年1月初, 一批為數20多位的石家莊市43中學的高中三學生, 到達北京清華大學HKU SPACE的教學中心, 参加會計學文憑課程的開學典禮。我們整個HKU SPACE北京教學中心團隊, 都十分雀躍看到從第一間外國語學校試點成功, 招收了一批英語水平比較高的學生, 但這只是一個好的開始, 如何循序漸進培育他們達到國際專業會計水平, 才是我們這班老師及管理人員的眞正考驗。這次成功的經驗更加鼓舞了我們北京教學中心團隊, 走出北京往各地的外國語學校宣傳及招生, 包括河北秦皇島、河北玉田、山西太原、四川成都、浙江温州、浙江杭州及海南海口等。 到2006年5月學期時, 課程學生人數增加了一半, 快將達至自負盈虧的目標。 就憑著我們北京教學中心四位同事, 日以繼夜(包括週六、日) 去管理好差不多80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全日制會計文憑學生的學習及起居生活, 還需要往外地招生, 絕非是輕鬆的工作。

從以上三個故事, 可以略為窺看到部份的國內同胞對工作的態度及熱誠的確改變了很多。

游紹永博士

香港科技專上書院財務長及學術顧問

(全文字數: 1,724)

06/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