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老師分享(078): 始於上海30載 (二)

上海外灘一遊翌日, 我與梁老師開始我們多姿多彩的交流學習活動, 包括前往上海財經大學位於虹口區國定路777號正校(新校區); 與會計學本科學生講課交流; 在上海財經大學研究生校園與研究生一起聽課; 參觀了一些國有企業, 包括大型的上海第五鋼鐵廠, 認識了它的總會計師, 日後成為我博士論文研究主要訪問對象。 從諸多企業訪問之中, 我開始了解自從1979年中國改革開放後隨之而進行的會計改革, 包括計劃與國際會計準則接軌。 自此, 我對國有企業的內部管理會計產生了興趣。 

還有一天, 馮正權教授親自帶領我和梁老師前往上海証券交易所[i], 當時交易所的總會計師是上海財經大學會計學系的前老師。 我們不但學習中國証券交易的發展歷史, 還參觀了交易大堂繁忙的運作, 眼界大開。 

當年上海市人事局一位副局長是上海財經大學會計學系的前教授; 一天, 他連同馮正權教授親自帶領我和梁老師前往南浦大橋[ii], 而當時南浦大橋仍然在建, 還未通車, 我們的麵包車只能夠駛到大橋剛合攏的橋頂上, 下車飽覽黄浦江兩岸美麗的景色, 好可能我與梁老師是首兩位香港人登上南浦大橋。 

當沒有活動安排的日子, 我經常往上海財經大學研究生校園的圖書館, 尋找有關中國改革開放及經濟發展的書籍及資料, 為將來深詣與研究作準備。 在圖書館裡認識了高級管理員余影雪老師, 由於余老師母親是廣東人, 所以她能夠說流利的廣東話。 離開香港而遠在1,300公里外的上海, 能夠用廣東話與別人交談, 確實倍感親切。 與余老師熟識之後, 她邀請我往她家裡進晚餐, 認識她的家人, 並了解上海人的家庭生活。 

一天的傍晚, 我騎着馮正權教授借用的自行車從上海財經大學研究生校院前往虹口區四川北路某街道小巷裡的一幢舊房樓前, 拜訪余影雪老師一家人; 包括她的母親余太太、她的弟弟余先生(他在廣州工作, 剛好回家探親); 她的妹妹和妹夫梁先生、與及梁先生和梁太太的三歲女兒梁楓。50來歲的余太太和藹可親, 當晚她特意煮了幾道廣東家常菜和老火湯。 飯後我們大家以廣東話、上海話、普通話閒話家常, 讓我這個香港客人滿感賓至如歸。 與余影雪老師一家人成為好朋友之後, 我每次到上海出差工作, 會盡量抽空拜訪余影雪老師一家或邀請他們外出晚餐; 而在1996年暑假, 余影雪老師與余太太來香港旅遊時, 他倆亦曾到我家探訪。 

1991年9月初, 當我已經在上海財經大學交流學習了三個星期, 我必須自費返回香港一次, 在浸會大學出席我兼讀英國史特加大學(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 與香港浸會大學合辦的首屆工商管理碩士學位(MBA)課程的畢業論文表述及答辯。 這課堂安排了在星期六下午舉行, 而我已經預訂了前兩天的星期四下午6時的機票, 乘坐港龍航班從上海虹橋機場直飛香港。  

當天中午後我在上海財經大學研究生校園專家樓底層的飯堂吃午餐。 午飯後, 黑暗無光的天空開始下起大雨來, 我立即拿起文件袋及雨傘, 步行離開校園, 好不容易在大門前打了一輛計程車願意接送我往上海虹橋機場。 然而, 當計程車開着時, 狂風暴雨越來越大, 街道四處水浸, 交通工具阻塞不通, 我的計程車司機先生不斷改變行車路線, 幾經艱辛方才駛進延安西路虹橋機場路段, 但我們只是千萬輛排着長龍的車子之一。 然而, 焦慮萬分的我, 只能夠一邊與司機先生聊天, 一邊看着手錶分分秒秒的溜走。  

當計程車到達上海虹橋機場離境大樓時, 已經過了下午6時, 我付了計程車車資之後, 請司機先生停留在車上等待我一會兒, 然後我跑入離境大樓港龍航空登記櫃檯。 但是, 那位港龍地勤服務員告訴我下午6時往香港的航班已經起飛了。 無可奈何地, 我乘坐原來送我來虹橋機場的計程車往靜安區(比上海財經大學校園接近虹橋機場)一間外資五星級凱悅酒店(Hyatt Shanghai), 花1,200元人民幣入住一晚, 還補了幾百元讓酒店商務部幫助我將原訂好的機票改為明天星期五下午港龍另一航班空飛返香港。  

終於, 經歷艱難, 我於星期六準時出席了史特加大學MBA課程在浸會大學舉行的答辯大會, 「順利」獲取碩士學位。 後來, 我從新聞佈導知悉星期四下午在上海發生的四小時狂風暴雨, 是20年難得一遇的天災, 竟然「偏我遇上」!  

游紹永博士

香港科技專上書院顧問

電郵: joseph.swyau@gmail.com

(全文字數: 1,629)

03/08/2021 

[i] 1990年11月26日,上海証券交易所重新開辦成立,同年12月19日在浦江飯店(白渡橋旁的上海大厦)開業。

[ii] 南浦大橋,原名南碼頭黄浦江大橋,位於上海市黄浦區董家渡,是上海市第二座、同時也是中心城區第一座跨越黄浦江的大橋。因該橋西端位於南碼頭(今属黄浦區),故名。1991年12月1日建成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