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老師分享(085): 我的國內教育工作 (六)

1998年12月24日上午8時, 我們的「HKAAT廣州暨南大學四天交流學習團」 正式啟動, HKAAT承包了一輛45人旅遊巴士, 從協會位於灣仔富邦銀行大厦的秘書處出發, 經過新界北黄崗口岸直達廣州暨南大學[i]。 我與協會一位全職幹事分別擔任正、副團長, 將30位參與學員分成4個小組(7至8人一組), 每組委任一位組長, 負責聯絡各小組組員, 並託管部份人民幣現金(分散風險管理), 作為日常支出。 

當天我們一行32人順利通過黄崗口岸中、港兩地海關, 而深廣高速公路順暢, 我們的旅遊巴士於正午12時許便抵達廣州暨南大學東大門(正門), 曾經訪問我的前顧主香港理工大學會計學系、當年任職廣州暨南大學會計學系講師、我的老朋友梁劍琴老師, 已經在等候迎接我們, 隨即, 我們的旅遊巴士駛進校園內的「專家樓」(接待外賓的招待所), 而暨南大學會計學系系主任張獻中教授已經在等候歡接我們。 我們各人隨即分配入住雙人客房, 安頓之後馬上下樓到底層的餐廳與張獻中教授、梁劍琴老師和幾位會計學系研究生(被委派照顧我們4天的行程) 一起共進豐富的午餐(5餸1湯) 。廣州暨南大學內的 「專家樓」座落於一個人工湖邊,  還有一個樹木蒼翠的大花園, 環境優美, 很多已退休住校的老師及員工喜歡在湖邊散步垂釣, 其樂融融。 

午飯後, 由梁劍琴老師和幾位會計學系研究生帶領我們32人步行參觀校園[ii](在香港是沒有如此碩大及需要騎單車的大學校園) 。 到下午5時, 我們齊集經濟管理學院教學大樓演講廳, 細心聆聽一位資深經濟學教授分享中國自1979年改革開放20年來經濟多方面的發展及成就, 並預視未來20年的趨勢, 讓我們獲益匪淺。6時半講座結束之後, 我們步行返回專家樓餐廳, 享受另外一頓5餸1湯的晚餐。 由於大家舟車勞頓及活動了一天, 晚餐後便回客房看電視休息。 

1998年12月25日聖誕節早上我們這個HKAAT首次「廣州暨南大學四天交流學習團」吃過早餐後, 便正式開始3天的外訪及外遊活動, 包括參觀訪問兩間國有及外資的生產與服務企業, 包括寶潔(P&G)用品(廣州)有限公司、廣州東山百貨公司, 讓我們多了解到廣東省企業的營運與發展。 我們還遊覽了黃埔陸軍軍校、二沙頭(沙面)使館區及聖心教堂、海星音樂中心、白雲山郊野公園(品嚐正宗白雲豬手)、珠江船河遊等等。聖誕節晚幾位會計學系研究生帶我們到廣州南部芳村排擋吃別有風味的驢肉火鍋, 之後還夜遊「上下九」老商店及北京路商業購物區。 

12月27日上午, 在經濟管理學院教學大樓聽完會計學系一位老師講授有關近年中國稅制發展之後, 我們步行返回專家樓餐廳, 享受最後一頓5餸1湯的午餐; 然後各自拿回已退房暫存的行李, 步行前往暨南大學東大門(正門), 依依不捨地向梁劍琴老師和幾位會計學系研究生道別, 登上HKAAT承包了的一輛45人旅遊巴士, 緩慢開上廣深高速公路, 駛向黄崗口岸。 在車上的3個小時, 我們每個人輪流分享過去4日的廣州暨南大學交流學習團的點點滴滴, 結論是眼界大開、受益匪淺、物超所值, 希望HKAAT明年繼續舉辦類似國內學習交流團, 造福更多會員學生。 

1999年1月, 我向香港專業會計員協會(HKAAT) 中國事務聯絡委員會及學員事務委員會的委員, 匯報我們剛結束的「HKAAT廣州暨南大學四天交流學習團」情況及成果, 委員們一致肯定目標已經達到, 效果良好, 並決定以後每年的復活節或聖誕節公眾假期(而國內大專院校是沒有假期的) 舉辦3至4天的國內大專院校交流學習團。 

從1998年至2005年, HKAAT舉辦了7次3至4天的廣東省大專院校交流學習團, 包括廣州暨南大學(4次) 、深圳大學(1次) 、廣州中山大學珠海分校(1次) 、肇慶財經學院(1次) 。 為了減輕廣東省各接待大專院校的工作量, 其後幾次交流學習團的交通、膳食、旅遊等活動, HKAAT均委託香港的旅行社安排, 雖然成本高些, 但HKAAT增加了補貼, 讓每位參加學員所付費用低於500港元。在這8年期間, 我亦曾經為任職香港城市大學高等教育學院的3年全日制會計學高級文憑25位學生, 與及香港特許秘書公會(HKICS)30位學員分別於1999年及2001年的復活節、聖誕節安排及帶領了一次廣州暨南大學三天交流學習團。 

由於2006年7月我突然腦出血嚴重中風, 導至半身不遂, 行動不便, 在同年10月因病辭去所有HKAAT職務; 之後HKAAT就不再舉辦每年一次的廣東省大專院校交流學習團了。 

游紹永博士

香港科技專上書院顧問

電郵: joseph.swyau@gmail.com

(全文字數: 1,697)

12/08/2021

[i] 暨南大學(英語:Jinan University,縮寫:JNU),簡稱暨大,是一所校本部位於中國廣州市的公立大學,其前身是清朝光绪32年(1906年)於江寧府(今南京)成立的暨南學堂。暨南學堂於1918年改名為國立暨南學校,1927年改組為國立暨南大學,中國抗日战争期間曾遷址福建建陽,抗戰勝利後於1946年遷回上海,1949年8月合併於复旦大學、交通大學等高校。中華人民共和国成立後,暨南大學於1958年在廣州重建,“文革”期間一度停辦,1978年在廣州復辦至今。暨南大學現於廣州、珠海、深圳三地共設有五個校區,高考錄取分数線長期穩居廣東省高校前三甲。 暨南大學是“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11工程」和「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重點建设高校,是現時10所廣東省高水平大學之一。其在華僑、華文教育史上佔有獨特的地位,也是第一所招收外國留學生的中國高校;素有“華僑最高學府”的美譽。 學校以「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為辦學特色,在中國內地高校中,暨南大學來自港澳台地區、華僑及外國留學的學生人數一直穩居前列。暨南大學是中國最早開辦商科教育的高校之一,是中國內地第5所通過工商管理碩士協會(AMBA)認證的高校。

[ii] 暨南大學校本部為廣州石牌校區,校國佔地總面積212.16萬平方米, 與華南師範大學為鄰。暨南校圍裡樹木葱籠,鳥語花香,湖光秀色,當中明湖是人工湖,在1960年10月由來自港澳台僑和内地的師生共二千多人歷時两個多月肩掏手挖修建完成。學校擁有邵逸夫體育馆、曾憲梓科学館、學生活動中心等供學生活動。圖書館前的大草坪也為學生主要的休閒地點。大學設有6所國家級三甲附属醫院,1所專科醫院,1所直屬醫院。暨大校本部周邊最為繁榮的一條大街為石牌東路,也叫石牌商業區,便於同學外出就餐和消遣。在交通方面,有廣州地鐵崗頂站及廣州BRT師大暨大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