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老師分享(119): 沒有高科技及電腦的快樂童年

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 會計工作已經與電腦科技息息相關, 猶如「連體嬰兒」般難以分離。 當我在70年代中期於香港理工學院修讀高級管理會計學文憑及80年代初期於美國迪吉多(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電腦香港分公司當管理會計師期間; 我們所使用的電腦都是大大部的佔用了一間幾百及上千平方呎的房間。 然後在80年代中期開始當我成為全職會計老師, 經歷了使用個人電腦到90年代初期的手提電腦演變。 來到了今天看見隨身攜帶的平版電腦, 更加顯示出電腦是會計資訊的不可或缺先決條件及工具。 

1958年, 連同已經出生的二妹及三弟, 我們一家五口從筲箕灣半山淺水碼頭村所居住的一間石屋, 舉家遷入剛落成的港島首個廉租屋邨 -- 北角新邨, 住在電照街39號東座B十樓1005室的一個大約有650平方呎的單位。這個新的住所頗為寬敞, 設有兩個長方形的睡房、一個正方形的客廳、一個厨房及一個廁所, 而我們三兄姊弟最喜歡的是父母親的睡房外有一個長長的露台, 連接着厨房, 並且面向維多利亞海港, 北望獅子山, 可以看見對岸的九龍城碼頭及其右側的舊啓德機場跑道, 遠望飛機升降。 我們三兄姊弟除了經常在父母親的睡房、長露台及厨房之間追逐外, 最高興的是在農曆新年期間, 與表弟妹們在長露台中從10樓將點燃了的炮仗拋落底層的大空地, 與及放射「火箭炮」往鄰座大厦, 刺激興奮。 

我們所居住的東座B是一幢正方形的11層高大厦, 俗稱「風車樓」, 每層有8個面積相約的單位。 而從9樓至11樓合共24個家庭的户主都是壯年夫婦, 均有多個兒女; 因此, 我們這羣幾十個的孩子都是一起長大、一起玩耍。 我們一班男孩子, 最喜歡一起在單位外的正方形走廊裡互相追逐, 用橡皮圈及報紙摺成的丫形「碼子」彼此對射, 其樂無窮。 我們還在小商店(士多) 及街道中撿拾汽水瓶的鐵蓋, 壓平後造成飛鏢, 模仿日本劇集中的「隱者武士」彼此飛射; 其實這些「射碼子」及「放飛鏢」的遊戲都有傷害身體的危險性。 我們還有喜歡玩「公仔紙」、自製「世界大戰棋」、「石春波子」、「流動車仔」, 這些戰利品及道具都是我們這群男孩子積聚及炫耀的財產。 

北角新邨非常靠近海旁, 1960年我們每天站在露台中看着海邊在興建北角渡海小輪碼頭, 看見潛水人穿著相信超過100磅的潛水衣及氧氣筒潛入海裡進行工程。 在週末及假期, 我們經常用繩子縛住一個大口子玻璃瓶, 放入一些乾蝦米, 然後走到大厦底層附近的海旁, 把那玻璃瓶垂入海中, 等待20分鐘後, 再把那玻璃瓶垃上岸, 往往就會發現有些小魚兒及蟹仔在瓶子內, 我們便興高彩烈地回家嘗試把這些「小海鮮」飼養幾天, 自得其樂。 

50年代未, 位於北角新邨東座的東面還未興建汽車渡海小輪碼頭, 那地方仍然是一大片政府空置的草叢地, 成為了我們這群孩子在市區中的郊外遊樂場, 冬天我們時常在這裡放風箏, 夏天則自製塑膠網補捉蜻蜓, 間中捉到巨型蜻蜓, 就用線子縛住蜻蜓的尾部, 讓那蜻蜓自由地飛, 我們手執線子, 如同放着一隻裝置了「摩打」的微型風箏, 直到那可憐的蜻蜓死亡為止, 十分殘忍。 

很奇怪, 我們的童年時代並沒有高科技的玩意及玩具, 例如現今的電子玩具、遊戲機、學習機; 同時亦沒有桌上電腦、智能手機; 甚至電話、電視機, 但是, 我們這群在北角新邨東座長大的「青梅足馬」50後, 仍然深深體驗過十多年的快樂童年。 時至今天, 我們這群昔日的北角新邨孩子, 已經步入「甲子之年」後的長者了, 彼此偶爾有機會重聚時, 大家仍然會津津樂道地懷緬半個多世紀前, 我們在北角新邨蹦蹦跳的歡樂日子。 

游紹永博士

香港科技專上書院顧問

電郵: joseph.swyau@gmail.com

(全文字數: 1,411) 

04/1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