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中香港理工學院位於紅磡的新校舍第一期部份建築物(紅磚屋), 包括教學樓、行政樓、學生設施樓及圖書館等落成使用; 學院將商業學院及設計學院遷回紅磡的新校舍, 我們的課程從二年級1976年9月開始返回紅磡的新校舍上課, 但是教學樓課室仍然緊張, 理工學院於附近漆咸道北軍營遷出的部份租借為附屬校舍。學院將空置的軍營改裝為臨時校舍, 作為我們課程部份課堂上課地點, 雖然這附屬校舍沒有甚麼設施(除了一個籃球場之外), 但我們只要步行10分鐘, 便可以返回學院的新校舍, 使用各種設施, 這總比以前的鰂魚涌附屬校舍方便很多。
到了1977年9月升讀3年級時, 我班只餘下24位同學, 包括6位女同學, 我們彼此感情要好, 除了經常走在一起分享學習心得, 特別是準備英國持許管理會計師公會(CIMA)專業考試的教材, 我們還安排了很多課外活動, 包括遠足、打球、游泳、BBQ等, 還有在1978年3月我們全班同學一起參加商業同學會舉辦的天才表演比賽, 由Nancy與我表演跳舞, 而其他22位同學則負責以迪士尼主題曲「世界真細小」和唱, 結果這有趣及充滿合作性的表演勇奪該次比賽冠軍, 這次成果成為了我們全班同學, 畢業之後43年來每次聚會歡笑的話題及回憶。
1978年6月從理工學院畢業後, 我們24位同學各奔前程, 大學都忙於工作發展、考試進修及成家立室, 彼此見面不多, 只有個別同學間中走在一起吃飯及搓麻雀。 到1988年畢業10週年之際, 十多位同學連同各自的男朋友及女朋友出席首次大聚會, 我是全班中最早結婚的同學, 所以該次聚會我和太太Amy及兩個幼小兒女均有出席, 還有四位同班男女同學互相結婚, 彼此欣喜非常。到1998年畢業20週年之夏, 我們十多位同學與我們十多位兒女又再聚首一堂晚餐, 熱鬥非常, 看見一群孩子們在餐桌之間東奔西跑, 樂趣無窮, 而當時我的兒女已經唸中學了!
2008年慶祝畢業30週年之聚餐, 已經沒有我們的同學兒女們參加了, 因為我們的孩子要不是出身工作, 便正在上大學; 而我的大兒子亦準備結婚呢! 雖然我不幸於2006年7月突然腦出血嚴重中風, 導致半身不遂、行動不便, 但太太仍然陪伴我出席畢業30週年聚餐。
2012年11月11日, 因為同學Bunny與她丈夫從美國紐約市返港渡假, 我們一班同學又再次走在一起聚餐, 大家慶祝幾件喜事。 第一、我與太太於去年三個月之內添了兩個孫兒, 第二、Joe及太太剛剛於兩天前做了爺爺嫲嫲, 第三、Bunny的大女兒於6月在紐約長島結婚了! 但是, 當大家談起女同學Patricia及她當牙醫的丈夫Wing失去聯絡多月時, 大家難免表達擔心之情, 在幾位同學追查之下, 幾天之後, 我們收到了Patricia的電郵, 才知道由於業主大幅加租, Wing結束了他位於西營盤正街的牙醫診所, 兩夫婦返回澳洲的家居住。
我在想, 到2018年當我們畢業40週年聚餐時, 我們可能需要增加一桌, 留給我們的孫仔、孫女們了, 因為我們大部份的同學都會升級為祖父、祖母輩了呢!
游紹永博士
香港科技專上書院顧問
電郵: joseph.swyau@gmail.com
(全文字數: 1,539)
25/1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