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老師分享(138): 珍惜食物

當我從1989年至2005年在香港理工大學、城市大學及公開大學當老師期間, 經常在飯堂內看見學生們吃午餐後, 飯桌上總是「天一半、地一半」, 剩下不少飯菜, 十分浪費, 慘不忍睹。 有時我控制不了自己的嘴巴, 勸告他們小心點食物及剩載少一點飯(特別是女同學)。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2008年的報告, 當年在全球65億人口中, 有10億人口(即15%)長期遭受飢餓, 是不可接受的現實。雖然香港現今社會相對40年前在我年青的時代富裕了很多, 但仍然有50萬個家庭處於貧窮線之下(佔全港人口18%), 部分貧困家庭需要「食物銀行」的救濟; 而且有接近40萬個12歲以下的兒童, 營養未能夠獲得均衡的汲取。 

1984年4月, 我曾經帶領一批摩利臣山工業學院的學生參加宣明會舉辦的「飢饉30小時」活動, 讓大家嘗試飢餓的體驗。近年, 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見一些慈善團體報導一些非洲及貧困的國家裡, 有很多「餐餐不繼」的瘦骨嶙峋兒童, 他們非常珍惜每餐的食物, 因為他們不知道下一餐在甚麼時間才有機會進食。 

所以我們必須自小教導孩子及學生們需要珍惜食物, 對每一頓飯感恩。 

游紹永博士

香港科技專上書院顧問

電郵: joseph.swyau@gmail.com

(全文字數: 470) 

01/1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