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老師分享(185): 活到老學到老

戰國時代晉平公作為一位國君,政績不平,學問也不錯。在他70歲的時候,他依然還希望多讀點書,多長點知識,總覺得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實在是太有限了。可是70歲的人再去學習,困難是很多的,晉平公對自己的想法總還是不自信,於是他去詢問他的一位賢明的臣子師曠。 

師曠是一位雙目失明的老人,他博學多智,雖眼睛看不見,但心裡亮堂著呢。晉平公問師曠說:“你看,我已經70歲了,年紀的確老了,可是我還很希望再讀些書,長些學問,又總是沒有信心,總覺得是否太晚了呢?” 

師曠回答說:“您說太晚了,那為什麼不把蠟燭點起來呢?” 晉平公不明白師曠在說什麼,便說:“我在跟你說正經話,你跟我瞎扯什麼?哪有做臣子的隨便戲弄國君的呢?” 

師曠一聽,樂了,連忙說:“大王,您誤會了,我這個雙目失明的臣子,怎麼敢隨便戲弄大王呢?我也是在認真地跟您談學習的事呢。” 晉平公說:“此話怎麼講?” 

師曠回答說:“我聽說,人在少年時代好學,就如同獲得了早晨溫暖的陽光一樣,那太陽越照越亮,時間也久長。人在壯年的時候好學,就好比獲得了中午明亮的陽光一樣,雖然中午的太陽已走了一半了,可它的力量很強、時間也還有許多。人到老年的時候好學,雖然已日暮,沒有了陽光,可他還可以借助蠟燭啊,蠟燭的光亮雖然不怎麼明亮,可是只要獲得了這點燭光,儘管有限,也總比在黑暗中摸索要好多了吧。” 

晉平公恍然大悟,高興地說:“你說得太好了,的確如此!我有信心了。” 誠然,不愛學習,即使大白天睜著眼,也只能兩眼一抹黑;只有經常學習,不論年少年長,學問越多心裡越亮堂,才不至於盲目處事、糊塗做人。 

1982年4月及1984年10月, 我的兒子及女兒分別出生之後, 我和太太一直在他倆身邊, 倍伴著他們長大, 看見他們學習的過程, 包括在學校的日子, 還記得1985年, 第一天送兒子上幼兒園時他哭著的情景, 及後, 到2000年親身送他上紐約城市大學唸一年級的那一天。 時光流轉, 2011年7月及9月, 我的外孫兒及內孫女分別出生了。 在之後的三年多, 看著兩個孫兒, 從嬰兒床上慢慢地學習站立、爬行、走路、說話及上學, 又是人生終生學習另外一個週期的開始。 而在人生的另一端, 我已經踏入老年, 工作上需要多向年青的同事們學習, 特別是電腦科技及日常潮語; 而在生活上則要學習養生之道及培養將來退休後的興趣, 例如近10年不斷學習寫作的技巧。  

人生每個階段都在學習, 我們必須打開謙虛的心去學習, 所謂「知識日新月異」。 在我年少時, 母親說過: 「我們做任何事情, 不管是好的或是壞的, 都可以從中學習, 特別是不要怕做蝕底的事, 因為做蝕底的事, 是最佳的學習機會。」 母親這番說話在職場上尤其真實。 

(部份內容摘錄自臺灣明慧學校網中國寓言故事2012年6月14日) 

游紹永博士

香港科技專上書院顧問

電郵: joseph.swyau@gmail.com

(全文字數: 1,120)

12/0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