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老師分享(194): 一飯之恩

在漢高祖劉邦擊敗西楚霸王項羽, 一統天下的過程中, 不少謀臣猛將, 都為劉邦出力, 或戰死, 或獻計, 為漢室的建立, 立下不少汗馬功勞。 要數劉邦麾下最廣為人知的猛將, 則莫過於韓信。

韓信出身卑微. 能成為開國功臣, 除了他本人能力之外, 亦因他一生曾得過不少人的幫助。 年輕時的韓信生活非常困苦, 而且品行不端, 因此頗不受當地人的歡迎。 他既不愛務農, 亦不喜歡幹其他的生產工作, 終日無所事事, 到處白吃白喝。

有一段時間, 他每天到南昌亭長的家裡白吃, 亭長心腸好, 不和他計較, 亭長的妻子卻恨得牙癢癢的。 一天, 他如常到亭長的家裡吃飯, 但亭長的妻子俏俏地把飯按住不發, 韓信過了些時候, 見還沒有飯, 便猜知主人家的心思。 雖然貧苦, 韓信的性子卻極剛烈, 一氣之下, 也顧不得和亭長見面解釋, 便揚長而去。 從那天起, 韓信不再到亭長的家去, 只在河邊釣魚, 飽一頓餓一頓的。

在河邊, 常常聚集了許多老婆婆洗衣服, 其中一位老婆婆見韓信常常餓肚子, 於心不忍, 便請他吃飯。 韓信吃過飯後, 便對老婆婆說: 「老婆子, 謝謝你請我吃這一頓飯, 我一定會報答你的。」 沒想到, 老婆婆竟然眼睛一反, 冷冷地對韓信說: 「堂堂男子漢都不能自食其力, 憑甚麼說要報答我? 告訴你, 老婆子只是見你餓得可憐, 才給你飯吃, 才不是想你報答我甚麼。」 韓信聽了老婆婆的話後, 又羞又感動, 又不好意思說甚麼, 只好默默地記著這位老婆婆。

後來韓信得到劉邦身旁的丞相簫何賞識、舉薦給劉邦、當上了大將軍。 韓信也沒有令簫何失望、幫助劉邦削平群雄、大定河山、立下了赫赫的功勞。

在平定河山之後,  韓信回到自己的家鄉, 第一件事便是找到那個請他吃飯的老婆婆, 贈她千金。雖然, 韓信這號人物性格乖張、囂張跋扈、歷史上對他的評價亦毁譽參半。 但他受恩不忘, 即使只是一飯之恩, 仍報以千金, 這段事蹟卻一直為人所頌讚。

1972年中學會考英文科不合格, 我決定自修重考及做私人補習賺點收入。翌年通過會考後, 我被位於觀塘半山的慕光英文書院錄取為第一屆預科生。 由於我和幾位中六同班同學積極熱心成立了第一屆學生會, 校監葉錫恩議員及杜學魁校長對我的印象特別深刻, 在他們知悉我那孤兒身分困難的家庭背景後, 於升讀中七開課後不久, 便允許我留校在工人宿舍居住, 並讓我協助身兼立法局及市政局員的校監葉錫恩女士, 翻譯書信及接見市民。 學校每月還發給我$300薪金。

不久, 宿舍來了一位無親無故, 隻身在香港打工的校工華姐, 年過六十的她, 除了繁忙的校內工作外, 華姐還兼負起學校20多位老師的午餐。 為了準備四菜一湯, 華姐每天清早準備好課室上課之後, 便匆忙下山往街市買菜, 再吃力地雙手提着滿滿的菜籃子爬上山, 回學校宿舍厨房煲湯煮飯菜。午飯後, 華姐忙於清洗碗碟, 之後已經到了放學的時候, 她又要忙著清潔課室及洗手間, 直至天黑才可以返回宿舍吃晚飯。

華姐看見我是個孤兒, 每天沒有像樣的三餐, 她就建議我晚餐與她一起吃為老師準備午餐時預留下來的飯菜, 我當然求之不得,欣然答允。自此, 我每天傍晚放學後, 都會協助華姐清潔課室及洗手間, 完結後我們便一起返回宿舍共進晚餐。一年之後, 我預科畢業考入香港理工學院修讀高級會計學文憑。 除日間上課外, 我仍然在慕光英文書院做兼職及在宿舍裡居住, 而傍晚繼續與華姐共進晚餐。如是者又過了一年, 年邁的華姐覺得工作相當疲累, 感到力有不逮, 於是決意辭職返回廣東五華縣的老家, 與四個兒女及孫兒女們, 安享清貧的晚年。雖然從此我倆相隔兩地, 但仍然保持通信。其後到1978年, 我於理工學院畢業開始從事會計工作, 得知華姐在鄉間已經耗盡以前在香港打工30年的積蓄, 兒孫開始對她冷落, 生活拮据。我想起母親說過「得人因果千年記, 得人一飯萬年香」。 自此在每月初, 我都會把我部份的薪金郵匯給華姐, 從1978年的$50直至1998年她去世時的$500。華姐可以說是我的同事, 而且更是我的「莫逆之交」, 是華姐與我分享飯菜, 而驅使我主動與別人分享我能力之所及! 

(部份內容摘錄自沈祖堯(2013), 「灌溉心靈的半杯水」, 皇冠出版社: 106-108頁) 

游紹永博士

香港科技專上書院顧問

電郵: joseph.swyau@gmail.com

(全文字數: 1,629)

26/04/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