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老師分享(203): 啓發智障者才能

布置攤位遊戲、製作道具、招呼參加者至舞台表演,要舉辦一個有聲有色的嘉年華,絕非「簡單任務」。一班大學生於2013年聖誕節與智障人士一同籌辦嘉年華,義工雙姝寶婷和樂瑤坦言,過程中學懂與智障人士相處,共度歡樂時光,更希望大眾明白只要給予智障人士機會,他們一樣可以達成任務!

嘉年華表演開始,一行十多名成年庇護工場學員,由義工扶着上台,準備大合唱。音樂奏起,手持咪高峰的男學員專注演唱,舞台中間的女學員隨節拍起舞,其他學員拍手唱和,與義工同唱:「你為了我,我為了你,共赴患難絕望裏緊握你手,朋友!」

當日嘉年華甚受小朋友歡迎,有參與攤位遊戲的小朋友在智障人士的協助下,將紙巾塗上顏料再摺成七彩鮮花,小朋友還高興得將紙巾花插在耳邊,逗得智障人士笑逐顏開。

就讀香港大學會計及財務系的寶婷,和同校就讀測量系的樂瑤,是今次嘉年華的負責人。她們為活動準備數月,由資金籌募至招募人手、聯絡庇護工場及社福機構等,都由她們一手包辦。兩位小妮子坦言,她們以往較少接觸智障人士,今次活動可以加深對弱勢社群的認識,更了解他們面對的困難,樂瑤舉例,所住屋苑有智障人士擔任保安員,卻經常被其他同事呼呼喝喝,令她感到有必要加強公眾認識成年智障人士。

樂瑤憶述,智障學員初次見面已非常熱情,不停跟她們搭訕,「我叫明仔!」「你叫咩名?」「你鍾意玩咩?」令她印象深刻。寶婷亦說,綵排合唱時,部分年老智障學員由於眼睛退化,練習時難以清晰閱讀歌詞,義工需要逐句歌詞唸給他們聽。她又分享與智障人士的溝通技巧,例如說話要放慢速度,不可中英夾雜,又要有耐性。寶婷強調,每個人都有長處短處,智障人士只是智力較低,社會不應歧視他們。

自從1971年我在唸中四時加入九龍彩虹村天主教聖家堂的聖母軍團體開始, 便積極參與安老院及兒童義工服務。

自1989年5月起, 我返回母校香港理工學院, 擔任會計學講師, 開始執教學士課程會計科目, 並擔任其中一班的班主任。在課餘、週未及假期的時間, 我聯同數以十位的會計學學士學生, 一起定期參與兩項義工服務, 第一項是往西貢坑口一間由天主教明愛機構主辦的安老院, 為50多位需要護理的公公婆婆, 舉行活動(例如聖誕節聯歡) 、傾談、寫家書、做運動、清潔维修等。第二項是每隔一個星期日早上從10時至12時, 往香港銅鑼灣保良局與1至10歲的幼兒及小朋友曬太陽、玩要、談話等; 並且每兩個月選擇一個星期日從上午9時至下午4時, 帶領大約30位6至12歲的院童往市區或郊區遊玩。

在香港理工學院任教了8年, 我相信帶領過數以百計會計學生及他們的家人或朋友參加以上的義工服務。時至30多年後的今天, 每每遇見這些學生或與他們共聚, 他們不少都會提及當年大家一起參與這些義工服務的樂事及對他們的啓發。雖然已經成為專業會計師, 他們有部份到現在, 仍然有參與不同程度的義工服務。

(部份內容摘錄自東方日報2014年1月5日)

游紹永博士

香港科技專上書院顧問

電郵: joseph.swyau@gmail.com

(全文字數: 1,193)

11/05/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