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老師分享(237): 神童的不幸

游老師分享(237): 神童的不幸

北宋年間, 有個小孩叫方仲永,出生在一個農人家庭。他家裡祖祖輩輩都是種田人,沒有一個文化人。他長到5歲了,還從未見過紙墨筆硯是個什麼模樣。

可是有一天,方仲永突然哭著向家裡人要紙墨筆硯,說想寫詩。他父親感到十分驚訝,馬上從鄰居那裡借來筆墨紙硯,方仲永拿起筆便寫了4句詩,而且還給詩寫了個題目。同鄉的幾個讀書人知道了這件事,都跑到方仲永家來看,一致認為他寫得不錯。於是這件事很快傳開了,知道的人不免個個稱奇。

從此,方仲永家熱鬧起來,經常有人來家玩,有的當場出題要小仲永作詩。小仲永不論什麼題目,他都能立刻成詩,而且內容深刻雅致,文采絢麗多姿,得到眾人讚賞。

不久,方仲永的天生奇才傳到了縣裡,引起了很大震動,人們都認為他是個神童。縣裡那些名流、富人,十分欣賞方仲永,連他父親的地位也隨著提高了不少。那些人對方仲永的父親另眼相看,還經常拿錢幫助他。這樣一來,方仲永的父親便認為這是件有利可圖的好事情,於是放棄了讓方仲永上學讀書的念頭,而是每天帶著方仲永輪流拜訪縣裡的那些名流、富人,找機會表現方仲永的作詩天才,以博得那些人的誇讚和獎勵。

這樣一來,神童漸漸才思不濟,久而久之,由於只一味憑著一點“天才”而沒有後天的再學習,方仲永終至每況愈下。到十二、三歲時,作的詩比以前大為遜色,前來與他談詩的人感到很是失望。到了二十歲時,他的才華已全部消失,跟一般人並無什麼不同,人們都遺憾地搖著頭,可惜一個天資聰穎的少年終於變成了一個平庸的人。

可見,一個人光有先天的智慧而不注重後天的學習是不行的,不注意接受新知識,到頭來只會落在別人後面。

2013年10月, 上海自由貿易區掛牌短短一個月,迅速掀起一股熱潮,除了吸引二百多家外來企業進駐,也吸引其他城市爭相乘搭順風車,廣東、天津、重慶、青島及廈門等地都在申請設立自貿區,隨時形成遍地開花之勢;尤其是廣東自貿區一旦成事,香港受到直接挑戰,前景堪憂。須知內地自貿區既有低稅率及貨物、資金進出自由等優點,又有租金和人力成本低的優勢,香港還拿甚麼跟人家競爭呢?

相對於內地發展如火如荼,香港卻是平靜得出奇。港府敲鑼打鼓成立的經濟發展委員會於2013年10月31日舉行第三次會議,只是圍繞土地資源運用等問題高談闊論,既無具體政策,亦無視上海等城市爭相設立自貿區的威脅。唯一有點新意的是,有委員建議港府興辦民航訓練學院,積極培訓人才,推動航空業發展。

常言道,事有輕重緩急。培訓人才推動航空業發展,鞏固區域樞紐地位,當然無可厚非,問題是,興辦民航訓練學院是否最迫切的事情呢?內地城市爭相設立自貿區,對香港的威脅迫在眉睫,經濟發展委員會視而不見,一味在枝節問題上大做文章,根本是自我麻醉,逃避現實。眾所周知,珠三角是全球機場密度最高的地區,環繞香港一百公里內,便有十多個機場,當中以香港機場成本最貴、擴建空間最小,如何保持競爭力,才是目前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至於興辦民航訓練學院,那是將來的事情了,遠水豈能救近火。

(部份內容摘錄自臺灣明慧學校網中國寓言故事2012年6月14日)

游紹永博士

香港科技專上書院顧問

電郵: joseph.swyau@gmail.com

(全文字數: 1,263)

29/0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