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老師分享(244): 促進就業

踏入2016年,雖然外部世界動盪加劇,內部也危機四伏,但對中國來說,首要的任務還是穩定經濟,而經濟又看就業,就業穩,則經濟基本面就能穩,進而社會大體也能保持穩定。反之,失業率上升,經濟和社會的穩定則堪憂。

高層對就業的重視也在國家發改委2016年2月初舉行的猴年新春首場新聞發布會上體現出來。針對有關2016年是否會出現失業潮的提問,發改委新聞發言人予以否認,並引用「十二五」時期的就業數據,指過去五年經濟增速雖然下降,但全國城鎮新增就業比「十一五」時期多了11%,今年對就業形勢的判斷也得到以下四點重要支撐:一是經濟穩定發展的基本面沒有變;二是統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三是勞動力市場整體較為活躍,過剩勞動力可順利實現流動就業;四是國家高度重視,多措並舉做好化解過剩產能職工安置工作。

我出生於香港上世紀50年代中, 當年香港經濟還未起飛, 大型製造、金融、旅遊、零售等服務業還未興旺。一般的清貧家庭夫婦都是「打工仔」, 我的父親曾當洋服裁縫工人及後家電銷售員; 當老師是趨之若鶩的工作; 而任公務員更是天之驕子的「筍工」。 到60年代中、小學的我, 眼見香港輕工業的掘起, 鄰居叔叔、嬸嬸、哥哥、姐姐紛紛投入製衣、玩具、塑膠、假髮等工廠當工人, 而我家的孩子亦從「山寨廠」批發商裡拿些塑膠花回家穿併, 幫補家計、賺點零用錢。轉入70、80年代大學畢業後的我, 亦曾經在纺織及電子廠從事會計工作, 並且在美國最大的中、小型電腦公司(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在香港的銷售服務分公司擔任管理會計工作, 見證了香港各服務行業的暮起及生產工業的黄金歲月, 但漸漸地它們被金融及服務行業從90年代至現今21世紀所取代。 不管香港在過往50年來的經濟不斷轉型, 雖然市民大眾平均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並產生了眾多「中產」人士, 但低下層的勞動人口仍然佔了全港700萬人口接近40%, 而且當中估計有大約120萬人生活在「貧窮線」之下(據2013年9月訂定貧窮線時的估算), 成為世界「貧富懸殊」最嚴重的城市。

香港踏入21世紀之後, 年青人(包括大學生)對社會越來越不滿, 原因在於就業困難, 入職後難以晉升,  事業發展向上流動機會少, 置業難若登天等。有不少年青人將累積了的怨氣向他人及社會發泄出來, 例如2014年第四季爆發了為時79天的「佔領」行動; 甚至數於暴力, 例如2016年2月8日猴年新春年初一深夜在旺角爆發暴亂及襲擊警察行動, 震驚整個香港社會, 以至世界各地。

相信香港政府已經意識到青年政策的缺陷, 包括就業問題, 必須要推行多渠道措施, 紓解年青人的不滿及怨氣, 而鼓勵及製造就業應該是很重要的一環。既然香港政府累積了過萬億儲備金, 應該盡量應用部份於創造及扶持就業機會, 持別是協助就業者自力更生、自食其力, 這樣子不單只正面地釋放出勞動力, 提升年青人工作的滿足感及奮鬥心; 還可以長遠地節省社會及金錢成本。

(部份內容摘錄自東方日報2016年2月21日)

游紹永博士

香港科技專上書院顧問

電郵: joseph.swyau@gmail.com

(全文字數: 1,180)

11/07/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