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老師分享(279): 愛的犧牲

《愛的犧牲》是歐。亨利的名篇之一,講述了一對貧窮卻熱愛藝術的年輕夫妻,為了成全對方不得不放棄了各自摯愛的藝術追求的感人故事,同時展現了19世紀美國草根階層生活的無奈與艱辛。

小說講述了一對追逐藝術的年青藝術家夫婦,離鄉背井到紐約市去深造,卻因家境貧困難以伸展抱復。於是妻子為了生計寧願犧牲自己,中斷學琴去教音樂,「我一面教授,一面也能學一些」,而且仍然和音樂在一起。丈夫不甘讓妻子一人承擔生活的重負,也停止學畫,改為「到中央公園去速寫」,一邊畫,一邊把畫的成品出售。兩人雖然都中斷了學業,卻都沒有離開藝術,既為謀生,又沒有放棄對藝術的追求,生活似乎還美滿。然而,一起偶然的事故使事情的真相暴露出來。原來他們都為了對方不放棄藝術,製造了一個美麗的流言:妻子並沒有「教音樂」,而是為了丈夫不放棄藝術生涯在洗衣作坊燙襯衣;丈夫並沒有「到中央公園速寫,而是為了妻子繼續『教音樂』在洗衣作坊做燒火工。嚴酷的生活使他們都放棄了藝術,但他們相互的愛卻感人至深。歐。亨利以輕鬆、幽默的語言和沉甸甸的故事,揭示了「愛」的偉大力量。

我與太太Amy自1980年12月結婚開始, 為了供樓, 我身兼數份工作, 每週工作七天, 其後四年, 我們的大兒子及小女兒相繼出生, Amy就一直留守家中照顧丈夫及兒女, 全心、全神、全意、全力分擔了我這個丈夫及父親對家庭很多責任, 使我沒有後顧之憂, 專注我的事業, 特別是從1983年開始當我成為大專會計老師。其後1991年開始了長達7年的修讀英國會計學博士學位課程期間, 大部份時間我都不在香港, 不但需要返回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Glasgow) 大學上課進修; 還要在北京、上海、廈門及廣州的大學學習及在訪問當地國有企業, 搜集與我博士論文有關的資料, 而當身在香港時, 我又忙於在理工大學的教學及行政工作; 所以這7年的時間都是靠Amy獨力照顧我們的兒女及家庭。

當兒女相繼往美國上大學時, Amy間中在紐約市居往, 陪伴及照顧兒女。結婚後整整經歷了25年的辛勞, 兒女終於長大出身了, Amy滿以為可以與我開始享受人生, 誰不知2006年7月我突然腦部出血嚴重中風昏迷, 手術後我憢倖生還, 但左邊身體永久殘障, 失去部份自顧能力, 起居飲食及外出活動, 包括上班, 都需要Amy照顧, 使她回復25年前要獨力承擔照顧家庭的重任。我與Amy在過去16年日夕相對的時間比我出事前結婚26年來的總和還要多, 讓我們彼此分享的層面及深度都多了, 可以形容為「相依為命」。 Amy就是如此付出她一生「愛的犧牲」, 成就了我的事業。

(部份內容摘錄自網上流傳書評,經作者改編整理及詮釋。)

游紹永博士

香港科技專上書院顧問

電郵: joseph.swyau@gmail.com

(全文字數: 1,059)

29/08/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