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老師分享(559) : 肢體的障礙

活動室內,小朋友靜候聽令,音樂響起,他們即擲出手上的膠波,按指示「左手擲、右手接」、「單手擲、雙手接」等,雖然任務簡單,但對部分小朋友亦非易事,有人成功、有人失敗,他們卻總表現努力,而且笑聲不絕。負責發號施令的義務導師Florence,未有因小朋友有先天手毛病,將難度降低,她鼓勵小朋友盡力完成,藉投入活動增加手部郁動,改善活動能力。

28歲的Florence現於主流學校為特殊學生做輔導工作,並在教育學院兼讀特殊教育課程,生活忙得不可開交,但每逢周六她都會抽空到威爾斯親王醫院,義務教授一班有先天手毛病的兒童音樂班,小朋友中有長短手、孖指或六指等,透過節拍及遊戲,讓他們衝破手部活動心理障礙,建立自信心。

「想他們享受玩樂過程,不知不覺間增加手部運動,不要因為手部有障礙而停止活動。」為加強小朋友投入感,Florence邀請小朋友自選樂器代表自己,自稱為中提琴、沙錘、搖鼓等,當發號施令時,她就以樂器來稱呼小朋友;Florence亦會為課堂進行攝錄,以便事後檢討。

她說,重看錄影可以看到小朋友跟上與否,哪個環節較投入,以便下一堂加入新元素,增加手部活動難度,「重看影片見到他們很投入,自己都會發笑!」而教授過程中,她坦言,不會刻意遷就小朋友,即使有人求救,亦不會出手相助,「不想他們太在意有問題的手,想他們放下防禦機制,嘗試打破手部活動限制。」

義工服務要付出時間,Florence自言樂在其中,更為小朋友的積極而感動,「好享受與他們一起,見到他們的努力,不會因為手部問題而不嘗試,亦觸動到我遇到困難,不會輕言放棄,要享受過程,而不是結果!」

正修讀特殊教育的她認為,社會對肢體有障礙的人存有偏見,甚至排斥,但他們需要的並非「遷就、可憐或同情」,而是接納及認同,所以包容及平等機會,才是他們所渴望。

2012年11月11日星期天早上起來, 筆者打開電視, 看到重播由香港電台製作的節目「沒有牆的世界III」其中一輯真人真事的故事: 子妮成長於單親家庭, 母親群姐當清潔工人含辛茹苦撫養子妮長大。 子妮即將在演藝學院話劇班畢業了, 一天, 當她與幾位同學正在學院採排在畢業禮表演舞蹈時, 突然暈厥不省人事。

同學們馬上把子妮送進醫院, 群姐接獲電話通知立即趕往醫院, 醫生告訴群姐是先天性腦血管畸型爆裂溢血中風, 需要立刻進行腦部大手術。 忐忑焦慮的群姐在手術室外等候了半天, 才能夠看見愛女從手術室被推住深切治療部, 全身插滿喉管。 子妮昏迷了數天, 在病床邊焦急等候的群姐突然看見愛女張開雙眼, 漸漸恢復知覺。 但當子妮知悉自己腦溢血中風, 雖然倖保性命, 但左邊身體殘障, 這個極壞消息對一個年華雙十的青春少女, 絕對是晴天霹靂的打擊。每天躺在病床上望着天花板的子妮, 心灰意冷, 一天在群姐探望時, 子妮傷感地吐出三個字: 「我想死! 」 群姐不知所措, 但想起子妮是她拼搏生活的希望及動力, 不管子妮女兒將來情況會怎麼樣, 照顧女兒是她的天職。 雖然子妮開始有點自暴自棄, 甚至對同學們的探訪及關心都表示冷漠態度, 把自己深鎖在絕望之中, 但群姐仍然悉心照顧子妮, 每天陪伴及鼓勵女兒在醫院內做物理治療。

經過兩個多月在醫院接受治療, 子妮終於出院回家休養, 但無所事事, 整天愁眉苦臉。群姐離開了工作, 全心全力陪伴着子妮及帶她外出活動。 一天, 群姐把一份宣傳單張給子妮看, 原來是一個傷健慈善團體招收話劇演員, 在群姐不斷鼓勵支持下, 子妮終於鼓起勇氣, 報名申請劇團演員。 在劇團面試時, 評審員要求子妮示範一段自選劇目, 子妮毫不考慮, 把拐杖放在一角, 一拐一拐步向評審員桌子幾公尺的地方, 面向兩位評審員, 深呼吸了一口氣, 提起唯一可以自如活動的右手, 造出了一個想飛的姿態, 並配以面部表情, 背出了以下的讀白: 「小黃鳥, 為什麼今天你不往外飛? 小麻鷹, 前幾天我練習270度俯衝, 不慎跌傷左腳, 雖然我傷勢很重, 但我必需繼續生活下去, 我要飛!! 」評審員聽到這番令人深深感動的讀白, 對子妮說: 「就是這麼多了嗎? 」

(部份內容摘錄自東方日報2013年5月26日)

(全文字數: 1,594)

05/12/2023